2020年3月31日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指出:“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、管理理念创新,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让城市更聪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,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前景广阔。”
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城市大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5周年之际,3月31日上午,市委召开杭州城市大脑推进会。
活动现场,市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、副董事长、总经理邱佩璜以“数智赋能构建燃气安全治理体系”为主题,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燃气管网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情况。
燃气集团模拟人的“大脑”感知整合、认知处理、运动控制“三大功能”,借力城市大脑,打造“快速感知+快速响应+快速处置”燃气管网安全治理体系,探索城市燃气安全保障新路径。
“快速感知”
实现“五官协同、立体预警”
赋予五种设备“嗅觉(微量泄漏的及时发现)、视觉(第三方破坏的提前预防)、触觉(第三方破坏的快速处置)”,打造“五大场景”,构建“空中+地面+地下”多维立体的燃气管网感知系统。
嗅觉“找微漏”
在市政道路中压燃气管网沿线,使用搭载高精准(PPB级,即十亿分之一)燃气检测分析仪的泄漏巡检车进行车巡。较人工巡检,精度从百万分之一提升十亿分之一,效率提高10倍,范围扩大150倍,实现“从点到线再到面”的全方位微量泄漏检测。针对人员密集的重点区域,在阀门井内安装燃气泄漏监测设备,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实时预警。通过嗅觉“找微漏”,中压燃气管网的泄漏自查率从81.3%提升至90%以上。
视觉“防破坏”
针对高压管道,应用无人机并加装PPM级(百万分之一)激光遥测仪,进行每日2次高压管线自动跳飞巡检。对重点区域、主干管道、管道无法外迁的施工工地,安装AI视频摄像头或接入政务共享视频,对入侵电子围栏内的挖机、桩机等设备进行智能预警,查防一体及时排除危险源。通过视觉“防破坏”,燃气管网第三方施工破坏数近三年平均下降29%。
触觉“控突发”
针对中压燃气管道突发性大量泄漏,建立压力降模型,把原有燃气调压装置压力采集器加装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AI网关,并对已有的81亿条压力监测数据进行归因分析,建立边缘端计算算法,历经五次迭代。
目前,压力降模型可根据每日用气波动、气温变化等情况,生成动态预警机制,形成守护燃气管网的“触觉中枢”。燃气管网运行压力达到预警值时,AI网关向平台发送报警信息,平台进行压降分析,形成压降热力图,对泄漏点进行精准定位。测试和运行期间均实现了“3分钟预警、500米范围定位漏点”。通过触觉“控突发”,抢修达到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。在发生大量燃气泄漏的紧急情况下,通过管网上已安装的远程操控阀,实现快速远程关阀。
“快速响应”
实现“即时认知、精准判断”
认知上,从“被动”到“主动”。通过“多维立体”感知系统,将原来被动接受社会报警,转变为由感知系统根据管网运行状态变化,生成实时的动态预警信息。
判断上,从“人工”到“智能”。原社会报警信息,由调度中心逐级下发指令,再到抢修人员赶赴现场“模糊出诊”。感知系统智能生成的预警信息能做到“精准确诊”,节省了信息核对时间。
“快速处置”
实现“控制事态、解决问题”
精准关阀。根据感知系统预警,调度人员查询预警点位周边的管道情况,判断停气范围,快速精准关阀,第一时间控制事态。
闭环管理。在“精准确诊”基础上,依托系统快速生成抢修方案,并科学调配“抢修人员、抢修车辆、抢修设备”等资源,做到“对症下药”,高效应对。
下一步,市城投集团将紧紧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要求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,加快构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,更好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、高效能治理、高品质生活。
来源|市能源集团、科技信息部、杭州城投发布
初审|俞 璐
二审|金 励、钱 玲
终审|谢 骏